北京大学“网络新青年”——网络育人的创新实践

发布者:杨东发布时间:2019-01-08浏览次数:2149

      近日,北京大学2018年度“网络新青年”评选活动落幕,又一批优秀北大青年从线上走至线下,第四次登上学校新年晚会的舞台。经过推荐报名、人气投票、终评答辩、结果公示等环节,李冠儒、张远、陈更、陈晴、金恬、鲁欣然等6名个人和“中文男足”微信团队、“北大城环”微信团队、“北大经院人”微信团队、南燕新闻社等4支团队成功当选。12月31日晚,校党委副书记安钰峰,副校长王仰麟、龚旗煌,党委常委柴真在学校新年联欢晚会现场为“北京大学2018网络新青年”获得者颁奖。

      北京大学第四届校园网络文化节以“新青年 暖暖的”为主题,举办2018年度“网络新青年”评选活动。此次评选面向14-35岁的全日制本科生、研究生及教职员工;候选人可为个人或团队。经资格审核与选拔,共产生20名候选人进入人气投票阶段。在广泛宣传优秀事迹的基础上,广大师生踊跃参与投票,网络投票环节产生了15名候选人进入终评答辩环节。12月24日,经网教领导小组9家成员单位代表组成的评委严格评审,共评出10个团队或个人拟当选北京大学2018年度“网络新青年”。

   “网络新青年”荣誉称号旨在表彰通过网络平台展现北大风采,体现时代精神风貌,传播青春正能量的优秀青年,以鼓励北大青年群体在网络时代勇于创新创造、不断完善自我、实现人生价值,弘扬正确的网络文明观、教育观、人生观、青年观、时代观,传播北大网络正能量,形成健康积极、向上向善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。

      其中,2015级国际关系学院香港学生李冠儒积极参与网络治理,并透过国内和国际网络平台分享校园和项目信息,是新时代网络原住民的优秀代表;人口研究所2015级博士生张远在个人微博上基于学科背景积极传播健康知识,分享个人喜怒哀乐的生活片段,收获逾50万微博粉丝和过亿年阅读量;工学院直博生陈更通过网络积极传播传统文化,参与三季《中国诗词大会》,2017年出版《几生修得到梅花》,销量突破六万册,并从2016年起利用网络平台讲解诗词,迄今已逾千首,受到广泛好评;哲学系2016级本科生陈晴致力于利用网络传授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,半年来在知乎累计近118K收藏,B站累计2.8万播放量;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金恬从2017年1月开始运营公众号,试水新媒体,初衷是为了理性严谨探讨社会问题,发表观点,之后公众号渐渐转型,以分享学习资料、传播学校生活信息为主要功能,尽可能帮助新生更快融入大学生活;公共卫生学院2017级本科生鲁欣然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预科公众号“PKU医预之家”第一任总编辑,上任以来公众号关注人数增加近50%,公众号成为医预信息发布和学生风采展示的平台,同时组建运营“尘肺病人关爱社”公众号,宣传公益实践团队全国范围内的活动,得到校内外学生、患者、公众和媒体的关注。

      同时,还有四支团队获此荣誉。“中文男足”微信团队推出的多篇文章得到全校师生广泛阅读和转发,已成为北大影响力最大的自媒体之一,“just lose it”的观念,积极引导发现真我,引起众多同学共鸣,在校内外受到广泛关注;“北大城环”微信团队作为城环学院宣传院系、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,致力于为师生提供最新最及时的校园资讯,同时注重内容建设,关注城环师生的生活,是师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与媒介;“北大经院人”微信团队提出“始于文字,不止于文字”的口号,除发布院系新闻、重磅讲座、人物风采、学习资料和活动推送外,更采用线上活动、话题征集、校园攻略、自主原创等多种形式丰富公众号内容,成为校园公众号中的佼佼者;南燕新闻社以“记录历史,传播北大”为使命,记录校园文化与生活,传播南国燕园发展的每一步脚印,在深圳研究生院的宣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     2018年度“网络新青年”不仅通过网络彰显新锐特色,其创新实践所传递的对国家、对社会、对学校、对青年的温度,使其更具榜样效应。下一阶段,网教办将对2018年度“网络新青年”优秀事迹进行集中宣传,进一步推动网络育人工作。